仔細想了一下,兒科到底有什麼是值得說嘴的事呢?
黃疸照光機裡面的世界 |
住院醫師剛開始(R1)的時候其實真的有點沒成就感,看著內外科的同學在病房今天插了幾個氣管內管,放了幾個中央靜脈導管,抽了幾個胸水腹水。而我,都在練習打靜脈留置針,還有在急診跟家長解釋,發燒三天活動力很好不喘真的不用住院。但從R2開始愈來愈感覺到兒科的價值所在,體會到兒科的獨特之處。小早產兒一個跟寶特瓶一樣大、各種頭昏眼花的先天性疾病在在表示兒童並非成人的縮影,也不是其他科能夠取代的。社會也愈來愈有共識青少年18歲以下應該要優先看兒科。甚至有許多成人的先天性疾病也還是需要兒科幫忙診斷治療。
![]() |
800公克的早產兒,鼠蹊部中央靜脈導管 |
兒科醫師可以做許多事情,絕對不只看感冒而已。其下所分的次專科大致和內科相同,甚至有更特別的譬如遺傳次專科。就算是一樣的專科,所看的疾病也多有不同。以心臟科來說,小兒心臟科主要看先天性心臟病,不管是兒童成人都包含其中,秉持著終身保固的概念;而成人心臟科多看冠狀動脈心臟病,是後天引發的,專長各有所不同。
我是手很癢的人,凡是可以動手做的我都想做做看(謎之聲:你幹嘛不走外科啊?)。因此在雲林分院自己摸索/學習/創新/研發了許多不同的治療方式,都是基於以前所學心導管和超音波的道理。
![]() |
我的科技樹 |
期待愈來愈多人一起加入兒科的行列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